重新做人的意思是,重新記起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
哈囉~
我想先跟大家道歉😭原本我想要每個月更新電子報,但是因為事情太多(拖延症?),所以一直忘記要更新近況了~
8月我去基隆的太平山城藝棧駐村兩週(然後回家又趕工了兩週),做了一個全新的創作「神秘航班 Destination Unknown Flight」,以基隆常見的黑鳶作為主題發想,這些鳥兒自百年以來與港口相伴,撿拾人類遺棄的腐肉,見證基隆港歷史的變遷,在人類遺棄與遺忘之間拾起記憶的痕跡。黑鳶的形象透過半透明布料、複合媒材與羊毛氈構築而成,呈現出幽靈般脆弱而輕盈的形態,揭示歷史與回憶的易逝與難以捕捉。
每隻鳥都是我一個人手縫、折鐵絲、戳羊毛氈最後再黏上金銀箔,做到我全身都閃閃發亮呢(?)這個作品依賴著空間的自然採光,任何時間來都會看到不同的光影。像是太陽越炙熱影子就越長,而下雨的時刻則有鬼魅的氣氛,還可以打開手機的手電筒對牆照射留下影子。當時的成果展只有短短兩週(抱歉已經結束了……),之後我會再想辦法找台北的空間展出!
對了,不知道大家有在使用脆嗎?目前還在思索我在這個平台的定位是什麼,偶爾會放一些臉書跟哀居沒有的一些文字與圖片,歡迎發摟:我的脆
如果有什麼想要跟我說的話,也可以直接回這封e-mail,我可以收得到回信歐!總之先這樣啦,大家下次見!
11月・羊毛氈工作坊(台北+台南)
11月份我在台北跟台南有羊毛氈畫手提袋+羊毛氈小植栽的課程!
台南場還會加贈下午茶組!希望南部的朋友可以熱情響應,不然我之後可能就很難去外縣市教課了😭
📌羊毛氈畫手提袋:
這堂課是非常自由的創作課!透過你的雙手用羊毛氈留下任何讓你觸動的畫面,像是你的手繪圖(小孩的手繪圖感覺也很可愛!)、風景、動物、卡通等等圖片,無論追求擬真精細的風格、抽象簡潔的色塊、還是狂亂混色的野獸派(?),讓自己回到像小孩般盡情探索玩樂的時光!
📌羊毛氈小植栽:
用羊毛氈做出不用澆水照顧的山烏龜與象牙宮!運用混色的技法,調配出你喜歡的葉片與枝幹顏色。再透過羊毛包覆鐵絲的技法,讓作品都可以隨意凹折非常療癒唷!
9月的畫畫日記
上封電子報提到我開始認真進行每天的畫畫練習。我真的有持續進行(雖然偶爾有幾天怠惰沒有畫……),突然發現當自己全心投入在畫畫之中,就像小孩把繪畫當遊戲的時刻,沒有心思去想自己畫得好不好,別人會不會喜歡。這種縱情投入讓我好像終於享受了繪畫的樂趣。(可以點下方去我哀居看我9月的日記~~~)
讀書筆記
近期最愛的一本書是吳俞萱《帶著故鄉行走》。這本書集結她五年間帶著三歲小孩各地旅行流浪的攝影雜記,每篇文字都非常真摯,探問生存、藝術、教育等議題的本質,我邊看這本邊記下超多筆記,非常推薦給大家!
我們不僅被寫作這行為所滋養,並且被所有支持寫作的東西所滋養,那麼,令我穩定發展的生態系統是什麼?構成我生活的元素是什麼?我的特定生存條件是什麼?在什麼樣的狀態下,我的創造力能夠流動?列出那些構成我的生態系統的元素和細節,思索它們要如何健康地茁壯?要丟掉哪些有毒的習慣和阻礙?瞭解自己的生態系統並維持它的活力和動態平衡,創造就會自然發生。
我的生態系統元素表:生活在毫無修飾的荒野;走漫長的路,想折返就折返,想繼續就不要停下來;可以看見一座山在地表上完整起伏的輪廓線而不被人造的建物切割;早起練瑜珈;喝溫熱的水;安靜閱讀影像和文字;拿起相機不思不想,心動的瞬間按下快門;用小川的方式跟小川玩;做出小川說「美味大餐」的簡單料理;不斷成為初學者,掉進陌生而困難的險境,手無寸鐵地摸索出路;消沉的時候不審判自己;做完一件事(無論大事或小事)問自己:「我已經盡力了嗎?怎樣還能做得更好?」然後把那一件事重做一遍;每天睡前跟博允和小川聊聊今天最快樂的事是什麼?感受到愛的時刻是什麼?把每一次見面當作最後一次,好好對話,毫無保留去愛。
近期聆聽
這是我近期非常非常喜歡的音樂人Hania Rani,她是一位波蘭的新古典音樂家。很適合工作或讀書的時候當作背景音樂,我自己覺得她的音樂帶給我很多繪畫的靈感,能在我頭腦建構出風景與畫面。Youtube上有很多她現場演奏的片段,每一支影片都推薦(我就是迷妹),我覺得好像比她專輯更好聽!
「一個人可能會迷路,但可以在他的內心深處找到家,這可能意味著很多事物 : 靈魂、想像力、思想、直覺、激情。在不確定的時代和不穩定的生活中,我們仍可以與自己達成和平,並能夠在任何地方找到『家』。這就是我想用我的音樂表達的:一個人可以走遍全世界,但什麼也看不見。重要的不是我們要去哪裡,而是我們能夠看到和聽到周圍發生的事情的程度。」
(上方文字擷取自「泊人ANKR」,可點選看更多她的文字介紹)